【三下乡】立足实践,感悟青春!“三下乡”心得体会第三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青年学生积极践行“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之誓言,7月13日至17日,学院“水墨化新风,美育润心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式宣教实践团15名师生前往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五小学,开展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立足实践,感悟青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实践团同学们的所思所悟吧!
2022级书法二班
石益闻
于我而言“水墨化新风,美育润心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下乡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之旅和心灵之旅。
初到巴马,我被那宁静而淳朴的氛围所吸引,我们团队在当地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书法、国画和创意手工的教学活动,将传统的技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巴马第五小学为期五天的支教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国画与书法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及书写技巧,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看到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此外,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准备和实施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协作、互相支持,共同克服种种困难。
回首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不仅领略到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也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我将把这次“三下乡”活动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我也将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2级研究生(山水专业)
李璐吟
“水墨化新风,美育润心田”作为此次三下乡活动的主题,让我意识到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是地方学校当下及未来的重要任务。通过开展中国画、书法、手工课程教学进校园,让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同学们接触到更新的绘画材料、了解书写工具的多样性,也更好地发挥“美育润物无声”的作用。
此次支教活动,我从多个角度习得了经验。一如观察学生的画面图示,各式创意想法打破寻常定式思维,葡萄一定是紫色或绿色?他们可能交上来一幅彩色葡萄。再如各年龄段的学生聚在一起,给教学课堂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又让我看到高年级、低年级的同学们之间也会有交流学习、互帮互助的片段,这种融洽的课堂氛围为我策划新的课堂开展方式带来新的启示。最后,学生天真浪漫的想法也激发了我自身对于绘画理念上的创新,看到了无限的趣味性。
2023级研究生(人物专业)
巫雨荣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不知不觉,巴马之行就结束了,非常有幸给当地的初中生们上了一节名叫“我眼中的枇杷”的美术课程。为了把一堂课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我参考了很多资料,得到了很多启发,但还是走了一些弯路,这是我需要反思和加强的地方。
在巴马的这几天我感触颇深。小孩子们的真诚、热情、阳光、乐观、坚强、勤奋深深触动着我,如果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那么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或许比我教授他们的更多,我既是授课者,更是学习者。
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支教机会。支教过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日积月累的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也能够更好地为我进入未来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和专业知识,锻炼自己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使自己更加坚毅,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精彩。
2023级研究生(人物专业)
梁雯靓
在这次前往河池巴马第五小学的志愿服务中,我们给同学们带去了特色的国画、书法和手工课堂,也带着同学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无尽的问题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的意义。‘
这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欢乐,我也在与他们的互动中学到了纯真和好奇。眨眼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虽然有辛苦劳累,但也过得十分充实。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将这份热情和动力带入到每一次的实践中,让爱心和知识的种子播撒得更远。